在會澤縣1300多畝藕田里活躍著這么一個隊伍,他們外地口音,經驗豐富,用快、準、穩(wěn)的挖藕技術讓會澤種藕人挖藕不再難。
眼前這位正在忙碌的挖藕師傅名叫李華,三十出頭,已經挖藕十多年,他已經是第五年來到會澤,今年已挖了三個來月,他手法老練,裝備就一雙簡單的手套和一雙過膝水鞋,所用工具是一把長約六七十公分的小鏟,整個挖藕過程幾乎全靠手工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在他挖藕的過程中很少出現(xiàn)挖斷挖裂的情況。
據(jù)了解,李華所帶領的挖藕隊全部來自紅河州彌勒縣同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常年以挖藕為生,全國各地四處奔走,各地鮮藕上市的時間差讓他們一年四季都能找到挖藕的活計。盡管是嚴冬,只要沒下雪,他們每天都十點以前準時出工,在藕田里要工作八到十個小時,平均每天每人能挖三百斤左右,每天能掙二百多元,一年下來,收到可達四至五萬元。李華告訴記者,在藕田里的手冷腳冰已經習慣,只是會澤與家鄉(xiāng)的溫差讓他難以適應。
種藕戶介紹,本地雖不缺勞動力,但因掌握不了挖藕技法,經驗不足,常常挖斷鮮藕,所以連續(xù)六年都是從外地請專業(yè)的挖藕隊,每年支付的勞務費超過六十萬元,占到了總成本的20%左右。高志蘋 陳有能